(相關資料圖)
中新網???0月25日電 (記者 王曉斌)2022年“國際長臂猿日”暨熱帶雨林保護國際研討會24日至25日在??谂e行。會上,專家披露了全球最瀕危靈長類動物海南長臂猿研究新進展??蒲腥藛T利用叫聲對長臂猿進行了有效個體識別,發現了不同種群間取食的異同,篩選出多種用于長臂猿“生態走廊”的鄉土樹種。整體上,海南長臂猿數量呈現穩定增長的良好趨勢。
中國共有六種長臂猿,其中海南長臂猿是中國特有種,也是海南特有種,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是世界上目前最瀕危的靈長類物種。經過多年的努力,海南長臂猿種群數量從上世紀80年代的2群7-9只增加到2022年4月的5群36只,它們生活在霸王嶺熱帶雨林中。種群增長呈現良好的狀況,總體呈現穩定增長態勢。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范朋飛長期從事長臂猿的行為生態和保護生物學研究。24日,范朋飛以線上參會的方式,分享了其所率團隊近期的海南長臂猿保護研究成果。
如何進行個體識別是種群精準監測的關鍵。海南長臂猿沒有斑紋,通過影像難以個體識別。長臂猿具有清晨鳴叫的習性,利用叫聲是可行的方式。在昌江霸王嶺,科研人員部署了多個具有聯網功能的聲學監測設備,基于無線網絡實時收集聲音數據。
“當保留1000個特征時,我們識別準確率達到96.9%。目前,我們正在進行開放集的測試,在加入新的未知個體后,我們的識別準確率依然達到83%。”范朋飛介紹,個體識別方面取得比較滿意的結果。團隊在2021年9月正式開始行為數據采集,截至2022年6月,記錄到海南長臂猿B群、C群數以萬計的行為數據。根據一萬余條取食行為記錄分析,筆管榕、黃葉樹、白顏樹等喬木,是海南長臂猿的最常光顧“餐廳”。
范朋飛說,據2022年6月前收集的數據,團隊發現海南長臂猿的食源植物非常豐富,它們取食116種植物的152種食物。B群和C群取食的食物種類有明顯差異,多種食源中,兩個群體的主要取食植物僅有6種相同。此外,兩個群體的食性都具有明顯的季節性差異,其中,12月和1月海南長臂猿棲息地里果實匱乏,兩個群都取食大量未成熟果實、葉和芽等替代食物。
“通過近兩年的研究,我們對海南長臂猿活動的節律、棲息地的選擇、食性以及鳴聲的特征方面都取得了大量基礎數據,為我們后續開展保護工作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基礎資料。”海南國家公園研究院副院長、海南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副院長汪繼超介紹,目前對海南長臂猿的相關信息仍有短缺,將在盡量減少對長臂猿人工干擾的情況下,持續深入開展基礎生態學研究,掌握其繁殖的變化,分群過程中新家族形成的機制,分群的路徑等。
海南長臂猿是海南熱帶雨林的旗艦物種,它的繁衍生息反映了當地熱帶雨林生態系統的健康程度。汪繼超表示,海南長臂猿個體數量的增加,對于該物種的繁衍生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科研人員在追求這個目標的同時,更多是希望通過對海南長臂猿的關注和保護,加強對整個熱帶雨林的保護,從而使得熱帶雨林的生態系統能夠持續、平穩。(完)
標簽: 靈長類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