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do id="yyu2w"><noscript id="yyu2w"></noscript></bdo>
  • <bdo id="yyu2w"><noscript id="yyu2w"></noscript></bdo>

    【全球快播報】調查顯示:2023年兔年春節人們幸福感更強

    2023-02-06 16:13:15
    中國科學報 發布時間:2023/2/6 16:17:23
    選擇字號:
    調查顯示:2023年兔年春節人們幸福感更強

     

    2023年兔年春節已過,你過得怎么樣?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經管學院及深圳市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研究院校長講座教授賈建民、清華大學文科資深教授薛瀾和博士生袁韻、香港大學副教授賈軾等組成的研究團隊再次開展春節幸福感的全國性問卷調查。研究團隊于2022年12月下旬和2023年春節假期后在Credamo調研平臺對3000多位民眾開展兩次調查,共收集有效問卷5276份,樣本來自全國249個城市,年齡段以20-50歲、有春節探親需要的群體為主,覆蓋各類社會群體與收入階層。

    調查顯示,兔年春節期間,民眾“異地探親或旅游過年”與“就地過年”的春節幸福感分別為5.79和5.30,介于“比較開心”與“開心”之間(1為最低值,7為最高值);總體上,“比較開心”以上人群占比為83.1%。特別地,“異地探親或旅游過年”民眾的春節幸福感與去年(5.51)相比有顯著性提升。

    這個春節,人們的出行意愿提升。調查顯示,今年春節選擇“就地過年”的人群占比為63.5%,顯著低于2022年的76.06%。春節前的調查顯示,傾向“異地探親或旅游過年”的人群要比“就地過年”的人群在平日的壓力感更大、生活滿意度較低。春節假期過后,前者通過春節回鄉探親或旅行的方式提升了春節幸福感,減少了上述差距。

    人們的春節出行計劃中,98.17%為探望父母和老人,22.23%為探望孩子和配偶,49.48%為探望其他親朋好友,12.35%為旅游度假。調查顯示,春節期間選擇旅游度假的群體的春節幸福感最高(5.98)。

    模型分析顯示,春節期間,人們與親人團聚、朋友聚會是提升春節幸福感的主要途徑。在春節期間,與“就地過年”的人群相比,“回鄉探親過年”的人群與親人團聚對春節幸福感的積極影響更強;同時,觀看央視春節晚會更加顯著地提升“就地過年”人群的幸福感。

    在春節假期,除夕是過年氣氛最隆重、最熱鬧、最喜慶的一天。85.3%的受調人群表示在除夕這天比平日更加愉悅,而從初一到初四,該比例分別下降為77.6%、62.5%、43.9%、30.2%,到初七僅為9.6%。

    今年,疫情感知風險和防護行為不再是影響人們春節幸福感和生活滿意度的主要因素。與過去相比,疫情對于民眾心理情緒的困擾程度減少48.7%;民眾的感知壓力降低10.8%;人們的社交、聚會、購物、餐館等日常行為恢復57.3%,旅游活動增加64.2%;民眾的生活滿意度也有明顯提升。

    過去3年,我國政府付出巨大的代價守衛廣大人民的生命健康和安全,為人民撐起“保護傘”。伴隨人民心理狀態和日常生產生活的逐步恢復,我國社會經濟活動與國際交流合作將會出現恢復性增長。今年,人們收獲到了一個更加幸福的兔年春節。

    黄色人妻
  • <bdo id="yyu2w"><noscript id="yyu2w"></noscript></bdo>
  • <bdo id="yyu2w"><noscript id="yyu2w"></noscript></bdo>
     
    版權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科學報、科學網、科學新聞雜志”的所有作品,網站轉載,請在正文上方注明來源和作者,且不得對內容作實質性改動;微信公眾號、頭條號等新媒體平臺,轉載請聯系授權。郵箱:shouquan@stimes.cn。
    <script src="/html/js/share.js" type="text/javascript"></script>
     
     打印  發E-mail給: 
        
     


    (相關資料圖)

    2023年兔年春節已過,你過得怎么樣?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經管學院及深圳市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研究院校長講座教授賈建民、清華大學文科資深教授薛瀾和博士生袁韻、香港大學副教授賈軾等組成的研究團隊再次開展春節幸福感的全國性問卷調查。研究團隊于2022年12月下旬和2023年春節假期后在Credamo調研平臺對3000多位民眾開展兩次調查,共收集有效問卷5276份,樣本來自全國249個城市,年齡段以20-50歲、有春節探親需要的群體為主,覆蓋各類社會群體與收入階層。

    調查顯示,兔年春節期間,民眾“異地探親或旅游過年”與“就地過年”的春節幸福感分別為5.79和5.30,介于“比較開心”與“開心”之間(1為最低值,7為最高值);總體上,“比較開心”以上人群占比為83.1%。特別地,“異地探親或旅游過年”民眾的春節幸福感與去年(5.51)相比有顯著性提升。

    這個春節,人們的出行意愿提升。調查顯示,今年春節選擇“就地過年”的人群占比為63.5%,顯著低于2022年的76.06%。春節前的調查顯示,傾向“異地探親或旅游過年”的人群要比“就地過年”的人群在平日的壓力感更大、生活滿意度較低。春節假期過后,前者通過春節回鄉探親或旅行的方式提升了春節幸福感,減少了上述差距。

    人們的春節出行計劃中,98.17%為探望父母和老人,22.23%為探望孩子和配偶,49.48%為探望其他親朋好友,12.35%為旅游度假。調查顯示,春節期間選擇旅游度假的群體的春節幸福感最高(5.98)。

    模型分析顯示,春節期間,人們與親人團聚、朋友聚會是提升春節幸福感的主要途徑。在春節期間,與“就地過年”的人群相比,“回鄉探親過年”的人群與親人團聚對春節幸福感的積極影響更強;同時,觀看央視春節晚會更加顯著地提升“就地過年”人群的幸福感。

    在春節假期,除夕是過年氣氛最隆重、最熱鬧、最喜慶的一天。85.3%的受調人群表示在除夕這天比平日更加愉悅,而從初一到初四,該比例分別下降為77.6%、62.5%、43.9%、30.2%,到初七僅為9.6%。

    今年,疫情感知風險和防護行為不再是影響人們春節幸福感和生活滿意度的主要因素。與過去相比,疫情對于民眾心理情緒的困擾程度減少48.7%;民眾的感知壓力降低10.8%;人們的社交、聚會、購物、餐館等日常行為恢復57.3%,旅游活動增加64.2%;民眾的生活滿意度也有明顯提升。

    過去3年,我國政府付出巨大的代價守衛廣大人民的生命健康和安全,為人民撐起“保護傘”。伴隨人民心理狀態和日常生產生活的逐步恢復,我國社會經濟活動與國際交流合作將會出現恢復性增長。今年,人們收獲到了一個更加幸福的兔年春節。

    標簽:

    關閉
    新聞速遞